(热点)千亩垎田,瓜果蔬菜都成了风景 泰州·民生 泰州新闻网 泰州报业传
本篇文章1362字,读完约3分钟
千亩老田的美景。钱阿先照片
几天来,姜堰区玉溪镇周庄村几千亩农田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一些村民正忙着种植各种蔬菜,一些正在为绿色的玉米幼苗除草,一些正在为花生和大豆施肥。周庄村委会主任韩秋龙说,再过一两个月,玉米苗拔节的时候,玉米、花生、大豆长高开花,丝瓜、黄瓜、扁豆、西红柿等蔬菜竞相结果,几千亩。
田与河相间,田与田相依。田野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岛屿。赵玉民、宋亚珍等村民戴着酷酷的帽子,手持铁锹和锄头,给齐膝高的玉米苗松土除草。两个月后,这些玉米苗会长到一个人的高度,结出有胡子的玉米棒子。熟了就摘下来去壳留胡子,好吃的甜玉米就上市了。64岁的宋雅珍说,她以前在常熟工作,今年春节后就呆在家里,加入了村里的专业蔬菜合作社,在家门口工作。她不仅拿到了工资,还拿到了土地转让后的租金,年收入近3万元。比出去工作舒服多了。
65岁的村民刘念诺是个瓦工,这段时间负责在地里铺修石板路。刘念诺说,这是游客进入田野的一种特殊方式。千年龙牧田重新规划改造后,长出来的瓜果蔬菜变成了景观,会吸引很多游客进入田里观光。周庄成为台州特色乡村建设试点村以来,一直在村里忙着干活,收入不亚于在外面干的活,养家糊口,更重要的是,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建设家乡。
周庄村党支部书记周林介绍说,周庄水乡没有船,自古以来村民就在草地上挖沟养田,把土养成垄耕种。岸边的土地肥沃,四周都是水,滋润着土壤和肥料。与堆料场不同的是,河岸有斜坡,不能积水,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有水就干,有水就湿,下雨也不会淹,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以前家家户户都有各种田地和品种,没有统一规划,导致几千亩田地的无序。
去年,周庄村利用农村特色村建设的契机,成立了台州前叶园蔬菜专业合作社,收回了村民分散种植的近千亩农田,拆除了110多个坟墓,进行了规划、整顿、种植、采摘和统一销售。农田的原主人成了合作社的工人,工资和地租都是每亩1000元左右。60岁的村民周红写了一本关于合作社统一种植模式的小说,这种模式导致了更少的工作和更多的收入。
周庄村围绕千户农村,大力挖掘特色资源,打造水乡天堂,再现千亩田园美景。今年五一假期,周庄村举办了第一届1000亩风景旅游节,吸引了3万多名游客,农田效益翻了一番,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53岁的种植者张永元,做小生意小贩,东奔西跑,吃得很辛苦,一年能赚三五万。去年,他回到家乡,承包了50亩农田种植水果和蔬菜,每亩纯收入超过15000元。张勇说,在今年乡村旅游节的开幕日,他带来了100多公斤黄瓜和西红柿,一个小时就卖完了。此外,游客在温室里采摘,每天售出近1万元。趁着村里兴起的旅游热潮,接下来我打算扩大种植规模,精心包装果蔬,打造老挝人的品牌,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
玉溪镇党委书记滕志东介绍,周庄村再现了千亩老田的美景,孕育了周庄乡村旅游经济。下一步,镇里将帮助周庄村做进一步的规划,丰富老地里的水果、蔬菜、粮食品种,形成一个特色、一田一景、四季常青的水乡生态美。同时,规划两条游览路线,即田野和水上船只,让游客在乡间的各个角落漫游,观赏日出日落,享受季节的变化;听鸟和青蛙,闻大自然的声音;品尝田野的新鲜,享受美食。还可以学舞狮,踩高跷,滚莲蓬头,扭动身体,弯腰弯腰弯腰,跟得上节拍,强身健体,享受童年的回忆,保留美好的乡愁。
标题:(热点)千亩垎田,瓜果蔬菜都成了风景 泰州·民生 泰州新闻网 泰州报业传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泰州晚报旨在为泰州网民实时呈现准确的社会综合热点信息,泰州晚报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