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朱圩走活村级经营一盘棋 泰州·民生 泰州新闻网 泰州报业传媒集团
本篇文章1599字,读完约4分钟
规范鱼塘经营权,改造中低产田,发展粮食加工业
“在这一年里,我们村的集体收入将力争达到35万元,率先摆脱‘穷人’的帽子。”年初,朱伟村党支部书记丁玉贤在泰兴市瞿霞镇镇工作会议上说了这番话。
事实上,位于泰兴市东南边缘的瞿霞镇有8个行政村,由于地理限制,集体经济收入没有达到35万元,属于经济弱势村。
去年,朱伟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20万元。你怎么能这么自信?
对此,丁玉贤表示,近几年来,村里一直在努力规划,今年将是硕果累累的一年,规范鱼塘经营,改造中低产田,建厂,运营所有能运营的村级资源。
规范管理
统一招标140多亩鱼塘
由于靠近长江,朱伟村被密集的水网覆盖,包括11条大小河流和超过140英亩的水面。
“以前沿河的人喜欢在河里养鱼、养虾、养螃蟹,但规模小、分散,不便于村务管理。”丁玉贤说。
今年3月,村里请了专业的河道清理公司对村里的河流进行疏浚和修坡,采用招投标的方式从社会上招聘人才,实现河流资源的价值最大化。“那天拍卖非常热闹。村外的农民来了。每亩水以300元的底价拍卖。谁有能力就出价。”参与拍卖的村干部李玟告诉记者。
水产养殖经验丰富的村民于兵,以每亩350元的价格,抢购了60亩鱼塘的经营权。原来于兵是养鱼的“好手”。从事水产养殖10多年。他不仅会养鱼,还会繁殖和育苗。在村里盖了鱼塘后,他还在自己的院子里建了一个育苗池,今年的收入有望达到10多万元。
通过招标拍卖,今年村里的集体收入可以直接记入近5万元。
同时,为了实现鱼塘的长期效益,村里还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由分管农业的村党委副书记负责鱼塘的定期维护和更新。
将碎片集中成一个整体
一次性出让1000亩土地
6月初恰逢夏收季节。朱伟村位于江平路西侧一千亩麦田里,滚滚金浪,阵阵麦香,隆隆作响。
“分块生长,分块收割,我们以前想都没想过。”丁玉贤说。
过去,由于纵横交错的水网,朱伟村的格局是分散的,村里的农田不仅大小不一,而且分布无序。这些年来,丁玉贤非常渴望看到周围的村庄全面开展土地流转。
2014年,丁玉贤在镇政府的帮助下,获得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管理项目,农业部投入600多万元,帮助村级修埂、开沟、建泵站、架桥,将分散的2000亩中低产田改造成机械化连片的中高产田。
去年村里正式进行了土地流转,设备齐全的良田地块迅速吸引了10多户农民,一次性流转土地1800多亩。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包括朱伟村数千亩良田在内的瞿霞粮食产业园正式成立。园区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生产程序、统一联防规则。这个村子的能人刘军琦率先承包了400多亩地,投资70多万元购买烘干机和各种农业机械,并建立了仓库。刘军琦告诉记者,村里的农业不仅可以全程机械化,还可以享受农药、基质肥料等方面的补贴。相信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种田会有更好的前景。
延伸产业链
发展大米加工业
近日,投资600多万元的大型大米加工厂即将在朱伟村近千亩良田开工建设。
朱伟村一直是著名的大米加工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村许多村民一直从事大米加工行业。后来,在政府的鼓励创业和粮食市场的放开,村里传统的大米加工业充满了活力。江平路沿线新开了10多家大小大米加工企业,年加工大米近10万吨。
然而,近两年来,由于规模小、大米抛光率低的问题,朱伟村的大米加工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效益逐渐下降。去年,八家大米加工企业被关闭。丁玉贤认为“随着家庭农场的兴起,大米加工也必须走规模化的道路,祝雨村的‘大米加工’品牌是打不垮的。”
去年,丁玉贤找到村里的能人陆小泉,投资建设大型大米加工厂,引进先进的碾米设备。日大米加工规模可达100吨。“这不仅足以消化周围的大米,还能适当缓解目前农场‘卖粮’的问题。”丁玉贤高兴地说道。
同时,为了增加集体收入,今年村里还建了600平米的标准厂房,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扩大食品加工行业。
(1亩,约0.0667公顷)
标题:(热点)朱圩走活村级经营一盘棋 泰州·民生 泰州新闻网 泰州报业传媒集团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泰州晚报旨在为泰州网民实时呈现准确的社会综合热点信息,泰州晚报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