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用18年青春,守护最后的“麻风村” 泰州·民生 泰州新闻网 泰州报
本篇文章1693字,读完约4分钟
她治愈了麻风病人,安慰了他们脆弱的心灵——
用18年的青春,坚守令人生畏的“麻风村”。她治愈了麻风病人,抚慰了他们脆弱的心灵。
她叫马玉华,40岁,主治医师,泰兴市疾控中心麻风防治科科长。马玉华为特殊弱势群体——麻风病人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因此多次被评为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
“麻风村”的全科医生
20世纪60年代,泰兴成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康复病房,专门收容和治疗麻风病患者。外界称这个为“麻风村”。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泰兴市的麻风病防治工作于1997年顺利通过卫生部验收,基本消灭了麻风病。有些病人治愈后就一直住在“村”里。
1995年8月,马玉华毕业于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被分配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18年。
“病房里85%的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很多患者出现手指关节缺失、嘴歪斜、眼球突出等症状。有些病人下肢和脚底有溃疡。我们戴着一个有12层纱布的面具。闻到恶臭。”玉马华回忆起他刚才去的情形。
当她感受到病人的巨大痛苦时,马玉华停止了抱怨。她告诉自己,无论多苦多累,都要坚持下去,减轻病人的痛苦。
关于麻风病的防治,大学时老师只是偶尔讲课,实习期间马玉华没有实际接触。马玉华为了学习相关知识,坚持边工作边学习,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弥补自己的不足。
除了麻风病,“麻风病村”的患者还会不可避免地患上其他疾病。所以马玉华受过全科医生的培训,每当病人生病,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
她比她的家人好
麻风病人一直受到外界的歧视,甚至连麻风防治的医务人员也常常被人看不起。只要有很多人听说麻风病,他们就会像瘟疫一样逃跑。
有一年春节,马玉华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一个病人感染了溃疡,发高烧。她立即赶到病房,来到病人床边,不顾病人患处有脓性渗出物和臭味,仔细清创病人并治疗溃疡。
“别人看到我们,我们都害怕,我们躲得远远的。你对我们如此热情,不要抛弃我们。真的比你家里的亲人好!”病人这样评价马玉华。
很多年前,泰兴市基本消灭了麻风病,但是很多治愈的病人因为残疾而留在了“麻风病村”。他们的身体被几十年的疾病折磨,他们的心灵被外界的歧视摧残。他们变得精神错乱、抑郁、悲观。
“医生不仅要治疗他们畸形的肢体,还要抚慰他们脆弱的心灵。”马玉华有着深刻的体会。
有一个叫尹的老人。夫妻双方都是麻风病患者。他老婆左下肢截肢,生活异常艰难。她几次试图自杀。了解情况后,马玉华经常开导她,联系有关部门免费为她安装假肢,多次联系当地民政部门让她住院,让她在“麻风村”安度晚年。
还有几个患者的孩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但是没有学校愿意收。马玉华主动联系当地学校,说明情况,帮他们办理入学手续。现在,很多从“麻风村”出来的孩子,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愿意和病人一起去
“事实上,麻风病并不可怕,但可以预防和治疗。麻风病人只要服药一个月,传染性就会大大降低;吃一两年药,就好了。麻风病幸存者和正常人一样,不会感染麻风病。”马玉华说,对麻风病防治缺乏认识和宣传是人们“谈麻木”的主要原因。
经过18年的坚持和努力,马玉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理解和支持。
“选择这条路,我没有遗憾。我唯一欠的就是家人。”马玉华的老公是供销工人,常年不在。她和读过高一的女儿住在一起。2010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一个病人突然生病了。马玉华立即陪同患者前往医院,确诊为急性肠梗阻。马玉华一直陪在病人身边,直到病人转危为安。她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13岁的女儿一个人坐在床上等她。2008年,马玉华父亲癌症复发,在泰兴人民医院住院两年。然而,由于生意忙,马玉华几次未能去看望父亲。
在如今的“麻风病村”,村民们住在套房里,有独立的卫生间和电视,出门时无障碍通行。行动不便的人以及工作人员将饭菜送到房间。
“虽然这些老人的生活条件不错,但他们仍然很孤独。我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女儿,尽可能的和他们聊天,给他们带来快乐。”马玉华说。
目前,泰兴马风村有常住村民250人,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其中90%是残疾人。“这些老人没有离开的打算,他们无处可去。我愿意陪着他们,直到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马玉华说。
标题:(热点)用18年青春,守护最后的“麻风村” 泰州·民生 泰州新闻网 泰州报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泰州晚报旨在为泰州网民实时呈现准确的社会综合热点信息,泰州晚报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