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青墩古海陵五千年文明的见证 泰州·民生 泰州新闻网 泰州报业传媒
本篇文章4063字,读完约10分钟
作为20世纪70年代江淮东部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它被称为“江苏河姆渡”,刷新了传统的考古观念
长江、淮河、大海交汇,孕育出一片年轻而神秘的土地。在人们的印象中,很难将这片土地与“历史”联系起来。
然而,1973年的一个早晨,海安县沙岗公社(今南墨镇)青墩村民的无意发现,改变了人们的印象。
长江北岸“最古老的‘干栏式’民居”,“亚太地区最早使用的鹿角回旋镖”,“麋鹿角雕”,“中国第一把打孔柄斧”,“簇碳化米”...新石器时代的珍稀文物推动了江淮平原三千多年的文明史。
传说中的青墩遗址是70年代江淮东部最重要的考古发现,改变了新石器时代江淮东部没有遗址的看法。
[过去的事件]
青墩遗址
挖掘历史
1973年对江苏乃至中国考古学来说都是特殊的一年。
今年8月,海安县沙岗公社青墩大队的村民们在烈日下,正在为即将修建的住宅区挖一条青墩新河。在挖掘过程中,他们经常可以在铲子下挖掘许多东西,如罐子、罐子和动物骨头。在文物意识匮乏的农村,村民们并不太重视。
不久,一位姓朱的村民来到南通做生意。顺便参观了南通博物苑。当他看到玻璃橱窗里陈列着一些陶罐、鹿角化石等文物时,随口说道:“这些东西有什么奇怪的?你去我们青墩,可以用拖拉机拉。”
说话者无心,听者有心。现场工作人员问:“是真的吗?”年轻人拍拍胸口:“当然是啦!不信你去看看……”
几天后,一个外国人来到沙岗青墩。他就是秋枫,当时是南通博物苑的工作人员。参观结束后,秋枫迅速从村民家中收集了麋鹿角化石和用作鸡锅的陶罐,并对挖掘河流时发现陶片和麋鹿角化石的相关人员进行了仔细的调查。
当时中国考古界一直认为,长江以北、运河以东、淮河以南的江淮东部地区没有史前遗址。因此,秋枫回到南通,向博物馆园的领导们做了一次回访,但没有组织新的考古调查。
直到1976年,青墩村的一个农民在自家院子里挖了一个坑,挖出了许多玉器,再次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1977年11月,南通博物苑组织有关人员沿青墩新河挖了两个探方,发现了壶、壶、壶、壶、盆、豆等陶器及大量动物骨骼。
随后,1978年和1979年,南京博物馆和南京大学与南通、无锡、连云港的考古学家一起,连续两年在青墩遗址组织发掘,出土了1000多件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和青莲岗文化的石器、玉器、骨器、陶器和大量动植物化石。
至此,青墩遗址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城市记录]
推翻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江苏地区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
全新世以来最大的一次海侵发生在8000年前,其海侵线大致在运河以西和高宝湖西岸。因此,地质学家和考古专家普遍认为“苏北何丽霞地区后来形成了陆地”。
在1974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周、秦、汉三部中,苏北的海岸线都是沿着川长河画的。
但青墩遗址的发现,尤其是碳14确定的遗址绝对年龄为5035+80年前(树轮校正值为5645+110年),震惊了中国考古界。由此,传统的“苏北晚期土地形成史”理论被推翻。
青墩遗址发现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填充了长江以北、运河以东的空白,表明古代人类已经在河口与海湾的交错地带生活繁衍。
这是中国考古界刷新传统理论的一大发现。
青墩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他们从南京搬到这里
6000多年前,当杨泰古沙嘴刚刚形成时,第一批来到这片土地生活的人是从南京北阴阳营搬到这里的青墩人。
他们选择了这个水生植物丰富的地方,开始在紧凑的社区生活。后来江南的松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也相继而来。
他们掌握了河姆渡人的建筑技巧,建造了实用又安全的小屋,用来养下面的动物,住上面。这种被专家称为“干柱”的建筑,最早发现于长江以北。
甘兰式民居是南方常见的建筑,起源于远古祖先的巢穴。《庄子·偷脚》说:“古有动物,人多,故人皆巢避之。”《孟子·滕文公》也说:“当你嫉妒时,水是逆行的,在中国泛滥,蛇和龙住在里面,人是不确定的。下面一个是窝,上面一个是营穴。”类似的记载可以在《韩非子》、《礼记》等书中找到。
从这些记录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南方气候潮湿,夏季容易发生洪水,人口稀少,毒蛇猛兽猖獗。祖先们必须生存和繁衍,只能白天在田野里捕鱼和打猎,晚上呆在树洞里。利用纵横交错的树枝铺成的生活面,在恒科上遮风挡雨的住所,与鸟巢颇为相似,大概就是当时先民的生活状况。
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祖先不再被动地适应自然,而是定居在新的渔猎农区从事生产劳动。这种以竹木为建筑材料,底层框架空,上层有人居住,通风良好,有防虫防蛇条件的建筑,称为“干围栏”。
青墩甘兰式民居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居民的类型、分布和演变具有一定的价值。
随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原始先民开始使用磨石工具作为生产工具。我们青墩先民也开始少量使用石器。
目前清墩出土的石器只有100多件,包括穿孔石斧、石钳、凿子、磨刀石等。
青墩人用它来建造木屋。比如木桩大部分被切割成圆锥形,少数从一侧被切割成斜面。这些木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还原当时祖先使用石器时劳动场景的可能性。
青墩陶器为什么这么多彩?
他们已经掌握了烧制陶器的温度
青墩先人聪明。他们不再使用石器,而是开始大量制造陶器。这使得青墩文明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即江淮东部的陶器文化。
青墩遗址出土的陶器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虽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受到南京北营羊营和常州卫墩文化因素的影响,但江淮地区的文化因素仍占青墩遗址绝对数量的一半以上。
江淮东部的陶器文化遗存是主要的,青墩遗址的陶器文化遗存可以作为5000多年前江淮地区原始文化的代表。
当时在青墩遗址出土的陶器多达25000件。这些陶器不仅形式单一,而且品种繁多,这让考古学家非常兴奋。
根据质地,这些陶器可以分为两种:砂陶和泥陶。陶土按陶器的颜色可分为红陶、灰陶和黑陶。
这些不同颜色的陶器说明当时的青墩先民已经掌握了烧陶的温度。
青墩陶器多为素色,少数陶器有装饰图案,丰富多样,有弦纹、波纹纹、锥刺等。彩陶片也很少,大部分是泥红色的陶器。彩绘一般由红、黑、白三种颜色组成。
一些彩陶图案,在黑点周围,画有白色四叶线,白色条纹,白色地面上有红色和宽条纹。这种图案风格类似仰韶文化和青莲岗文化的彩陶。
青墩陶器很少完整,形状有鼎、豆、盆、壶、罐、缸、碗、杯、盖。
在上层文化层的陶器碎片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良渚文化类型的丁字脚和宽平脚陶器。其中有的陶豆刻成圆形,四周有双弧线,有的有短流边等。
在中文化层的陶器中,以鼎、斗、罐等器物为主。这一层陶器与江南松泽的中间遗存十分相似。
在下层文化层的陶器碎片中,器物的种类与中层文化层的种类接近,唯一的区别是器物的形状和数量。专家认为,它们与南京北阳英英四楼和常州卫敦中楼的遗迹非常接近。
回旋镖“神器”在哪里?
亚太地区最古老的狩猎工具
除了这些陶器容器,青墩先民还制作了大量的陶器工具。
在青墩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75个陶丸、4个陶纺车、11个圆饼形工具和2个半球形工具。1件陶拍、1件陶瓷珠子和1件箅子陶器。
这些陶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取代了石器。特别是陶纺车的出现和地层中荨麻科孢粉的发现,可以推断出青墩人已经开始种植麻、纺线、织布。
青墩的祖先使用这些粗制的陶纺车和捻棒。通过快速扭转加捻杆和陶瓷纺车,他们使它们旋转,将苎麻纤维加捻成线,然后将它们缠绕在加捻杆上以编织织物。
看到无数的生产工具,大家都忍不住被青墩先人创造的古代文明所感动。
骨镞、鱼镖、匕首、斧头、铁锹、叉子、锥子、针、凿子、刀、球拍、鹿角、扳指、鹿角斧……那么多工具一一呈现,让人赞叹祖先的创造力。
尤其是麋鹿角做的六个投掷器,基本可以确定是五千多年前青墩祖先做的。
这些投掷器有三个自然分支,一个是平的,一个是凸的,三个末端都磨成平刃。它们是亚太地区已知最古老的回旋镖,最早发现于中国。
回旋镖是一种用木头或动物骨头制成的古代狩猎工具,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投掷者投掷,然后飞回来;一种是扔出去再也不飞回来。它又厚又长,曲率很小。它通常用于捕猎小动物。
青墩出土的回旋镖属于第二类,其形状特征与澳洲土著使用的回旋镖基本相同。它是目前亚太地区已知的最古老的狩猎工具。
从出土的鹿骨、鹿牙、鹿角以及鹿角制成的工具可以知道,狩猎已经成为青墩人重要的经济生活来源。
5000多年前,正是他们用这些工具在海陵大地开始了第一次刀耕火种的生活。
青墩遗址是在古海陵土地上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青墩所在的海安县原属台州,1950年划归南通管辖。厂址位于海安县沙岗东南2公里左右,距台州市区仅40公里左右。
场地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从1976年到1979年,它被挖掘了三次。发现文化堆积层厚3-4米,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接近南京北阴阳营文化,有木结构建筑遗迹;中间层大致与松泽文化相同;上层以良渚文化为特征,距今约6000年至4000年。
青墩遗址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仅发掘515平方米,约占遗址总面积的1/40,可谓冰山一角。
连云港将军崖岩画被称为“天书”。同样,海安青墩遗址出土了一本“天书”,至今无人破解。这给青墩遗址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清墩出土的许多鹿角化石都有古人描绘的符号。一个鹿茸表面有五组平行线,每组四到五笔。另一个有11组平行的细笔画,每组有三、五、六、九个笔画。
这些雕刻符号引起了中国许多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易学学者的注意。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张破译了考古发掘报告中首次披露的麋鹿角刻纹,认为这是“一卦起源的最初标志”。
后来,易学家孙振声、海大数学教授吉梗、南通博物馆馆长徐东昌等相继撰文认为它们是古人留下的“原始八卦”符号,而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钱健则认为它们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这比殷墟甲骨文早两千多年。
但是发掘报告中揭示的另一只麋鹿角上的雕刻让人们感到困惑。这些版画更细致,更规整,更美观。五六千年前人类还没有使用铁器,怎么能刻出如此精美的图案呢?为什么古人在青墩刻成这样?具体是什么意思?是另一个相对完整的卦符吗?这真是一个“天书”之谜。
标题:(热点)青墩古海陵五千年文明的见证 泰州·民生 泰州新闻网 泰州报业传媒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泰州晚报旨在为泰州网民实时呈现准确的社会综合热点信息,泰州晚报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