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靖江启动孤山泥哨保护工程 泰州·民生 泰州新闻网 泰州报业传媒集
本篇文章1672字,读完约4分钟
邀请全国陶艺大师重新设计造型,让“泥狗”登上优雅的殿堂
“泥狗王”没有接班人
[现状]
鼓山脚下山东村的王八头傣,曾经是家家户户的泥狗。20世纪60年代,戴笠的村民非常贫穷,以至于他们的梦想是通过卖泥狗来脱贫致富。“当时我们周围的泰兴、江阴每个乡镇都有人在我们村里卖泥狗。”村民沈慧根长长地吸了一口烟,叹了口气。现在村里能做泥巴岗的不到5户。
村里,父子俩钱林冰和钱伯平是鼓山泥哨最好的制作人,钱伯平被公开宣传为村里的“泥狗之王”。
“做泥哨是一项细致的工作,磨时间,砸泥,启动,烧制,上色,至少一个多星期。”钱伯平说话的时候也没闲着,一片黄泥从指缝间飞过。不到30秒,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狗就形成了。立刻用筷子从泥狗的脖子到腹部打了一个洞,然后从顶部打了一个洞与前面的洞相连,从而形成了一个泥哨。
每年在鼓山庙会上,钱伯平父子摆摊。今年3月的第三天,父子俩如期参加了庙会,但3000个泥帖只卖出了500个。小的卖2元,大的卖5元,一共赚了2000多。
“制作和销售泥哨的利润非常有限,价格高影响销售,生产过程艰苦,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项业务。”钱伯平说,泥哨手艺是祖传的,但儿子不肯“接手”,宁愿到外面打工。
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泥哨制作,村民制作和出售泥哨的场景一去不复返。
“泥狗”被写进了校本教材
[继承]
早在2008年,景山鼓山初级中学就把“泥狗制作”作为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制作课。
“学校一直采用‘请进来,请出去’的方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鼓山初级中学校长王飞表示,“请进来”是指聘请当地“泥狗王”钱伯平担任制作指导,“出去”是指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学生集体到村里参观整个制作过程。
2009年,学校自编印刷校本教材,分为“教材”、“研究文章”、“成果文章”三部分,50多页。学校的学生有一本。
“因为资金有限,当时没有使用彩印,但是孩子们很喜欢。”王飞说现在学校每个班每周都要上一节制作课,用的就是这本教材。
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学校每年都会组织生产比赛和“泥狗秀”等活动。好的作品要么在庙会上卖,要么在学校展出。
学校在传承泥哨文化的同时鼓励创新。有同学大胆提出让泥狗唱歌的想法。他们把口琴里的簧片植入泥狗体内,让泥狗也能吹出各种美妙的音符。
王菲说,学校会保留泥狗制作班。
在靖江,每年3月3日的鼓山庙会上,泥哨一直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
市场化运作和政策支持是“双管齐下”
[发展]
民间泥塑享誉海内外,南有无锡惠山泥人,北有天津泥人张。孤独的山泥哨像一朵小小的野花,让它在野外自生自灭。
鼓山泥哨可以借鉴泥塑的发展吗?
鼓山镇文化站站长常灿松被派往无锡惠山,学习惠山泥人传承技艺、开拓市场的成功经验。他认为,制约鼓山泥哨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三:一是制作泥哨的原料主要来自鼓山东南角的黄泥。为了保护孤山,靖江市已经停止向孤山取土;其次,孤山泥哨虽然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仍然缺乏人气支撑,市场影响力不足以支撑行业的快速发展;三、惠山泥人产品分高、中、低三个档次,而鼓山泥哨一直处于低端市场,缺乏创新,附加值低。
"我们正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鼓山泥哨的一系列问题."CPPCC靖江区文化历史委员会主任范红梅说,目前制作鼓山泥哨的所有材料都是从周边城市购买的。该市邀请了全国陶艺大师融入靖江当地文化元素,设计了一些泥狗造型,以提高收藏和观赏价值。计划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升级版”的带有精致礼盒的泥哨,提升产品档次。此外,鼓山镇政府还将加大资金投入,开设“泥狗”制作技能培训班,培养一批能够承担文化传承责任的具有文化内涵的艺人。
⑤
孤山泥狗的由来
鼓山泥狗的生产始于清末,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泥狗的头和腹部都有洞,可以让蟋蟀的声音变得清晰悠扬。
数百年来,有着孤山气场的泥狗一直是当地庙会不可或缺的景观。在当地人眼里,泥狗是避邪的护身符。
当地有很多关于“泥狗”的传说。第一,是鼓山镇第一任县长,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后人以泥为狗纪念他;据说古代这里有一场瘟疫,众神派了一只狗来帮助驱除瘟疫。瘟疫消失后,人们开始泥狗以躲避恶灵。
标题:(热点)靖江启动孤山泥哨保护工程 泰州·民生 泰州新闻网 泰州报业传媒集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泰州晚报旨在为泰州网民实时呈现准确的社会综合热点信息,泰州晚报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