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讯】真实的考古什么样?这位九零后考古“女汉子”用漫画告诉你
本篇文章4942字,读完约12分钟
在8月的上海书展上,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展示台以和以前相反的常态,被很多小学生和中学生包围着 往年,在古籍出版社的展位前,基本上有头发变白的中老年人。 吸引这些十几岁的网民们的是《考古入坑指南》 全书是狐狸“小三”的漫画形象,将网民从充满猎奇、浪漫、神秘的想象带到科学、真实、但非常感兴趣的考古世界。 本书作者李子一,笔名“阿三”,90后 本科就读于郑州大学考古系,硕士就读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考古系,在考古现场自称是咕噜咕噜的“女汉” 去年,她还在郑州大学官庄考古队时,在微博上用漫画记录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意外地聚集了很多网友和粉丝 这本书的复印件是采访三年前的哪部漫画的 作为考古学上的学生,她是怎么考虑以漫画的形式普及考古知识的呢? 真正的考古现场生活怎么样? 在英国学习考古学,与国内相比它们不同吗? 有这些问题,澎湃情报( thepaper )采访了李子一 “最初喜欢画画”澎湃情报: 3年前,同事采访过你。 那时你还是大四学生,你的漫画在微博和微信的公共平台上连载,已经很生气了。 那时很多出版社都想给你出书。 但是你为什么至今为止都出版这本书? 能介绍一下你这三年的学习和生活吗? 李子一:先说说我的近况吧 去年年底刚从英国硕士毕业,现在正在申请博士学位 我在英国读的是《骨考古学》,明确地说是研究死者和死去的动物的骨头。 三年前,我是四年级学生。 那个时候我很忙,必须做毕业的准备。 另外,我不得不申请出国读书,所以我不介意出版。 这半年,我没有其他事件。 我在专心申请博士学位。 正好这个时候上海古籍出版社联系我说想出版这本书,我答应了。 而且,这个时期也有足够的时间重新校对和编辑书的复印件。 情报:老实拿到书的时候,我很吃惊。 古籍社的风格通常很认真,但这本书很活跃,最初读的就像漫画漫画书,有些不像古籍社的风格,所以古籍社很好奇你怎么出版这本书。 李子一:古籍社下面有历史室、文学室、哲学室、考古室等 这本书是考古室出的,室里有几个人是考古学出身的 这本书在形式上比较新奇,但说明了考古学上的知识,所以需要考古学上的理解 书的插图一开始我以为你对这本书感兴趣,但至少你必须有考古学上的大致印象。 至少是高中生大学生吧 但是书展的时候,很多孩子们读这本书,把它当儿童书看,不仅是复印件,他们可能被画和照片吸引了。 说整天卖书,大部分都在哄孩子 另外让我感动的是古籍出版社对这本书的重视 考古室的老师们说读了这本书后,特别是在市场上有比较好的反响,可以普及到公众。 考古怎么样? 考古学家能够解释考古,不是因为像《盗墓笔记》这样的虚构作品而影响大众对考古的认识。 所以出版社在复印、装订设计、推广上下了很多功夫 信息:最初,你为什么会考虑画这些漫画呢? 李子一:很多人认为我是为了弘扬考古,传递考古知识 其实,我一开始喜欢画画。 考古只是我画的画的载体 考古实习后我觉得这个经验不简单,想用画画的方法记录下来。 画画就发给微博了,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 中英两国的考古学教育有什么不同? 情报:在你的书上,我观察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件。 你们班的同学说他们来自河南和陕西。 为什么? 国内的考古学教育有地区限制吗? 李子一:嗯,考古确实有一定的地域性。 比如让海南人去河南学习考古学 他可能学了四年,回到海南,发现在河南学到的东西,在海南的考古遗迹,比如用沉船打捞这些,完全没用。 他在河南接受的教育,老家可能没有适合他的工作 我们像郑州大学考古系的老师一样,多做华北地区的考古,地域性很强 所以郑大考古系过去是定向招生的,我们是最后一个 随着考古学的迅速发展,这个地域性正在被打破,我的下一届有两个来自海南的妹妹。 我们有性别限制,男生按一定比例安排。 田野的考古很辛苦,所以我们在工地上,20天洗一次澡是普通的事件。 而且体力工作很多,所以大体上必须招募尽可能多的男性 通常我们的专业是本科招生,但我们这次是学校招生,最后以上是女孩 澎湃情报:硕士是在英国读的还是博士打算申请英国的学校? 你觉得国内和海外的考古教育有什么区别吗? 李子一:是的。 博士还是打算申请英国的学校。 我认为国内和国外至少和英国有这两个区别。 一是国内老师对学生要求很高 比如满分是10,老师对你的要求通常是8 比如写6,国内老师说你写得乱七八糟,最后可能会给你七的成绩。 我觉得国内的老师太严厉了,太严厉了 总是鞭策,鞭策,其实只要鞭策,基本上就能达到老师要求的成绩。 在英国情况不大,老师也希望你写到8,但只写到6。 我只写了3分钟。 老师说excellent,fantastic,最后给的分数不合格。 这完全不同 像英国和美国一样,美国是百分比制,通常得分也很高。 毕竟有85分以上。 不到这个分数,他们就说一开始就不来你。 但是,英国论文的及格分数是百分满分50分,优秀60分,特别优秀70分。 英国是典型的宽进严出 我最多写66分。 即使你是英国人,你写的复印件最后也是75,76。 但是,平时上课给人的压力又很小,所以你觉得很优秀,学习轻松,最后取得成绩后才会真相大白。 二是海外授课,完全放养,让你自己考虑自己的学习。 比如,我刚去的时候,选的课是“人类的起源”,那门课只有三个人,是我、美国人、还有英国人。 上课时完全不擅长,连话都跟不上 那之后,我真的没办法。 跟上课老师说我真的听不懂。 你让我写论文。 我完全不会写。 老师拿出几本书,告诉我。 这一页,这一页,还有那一页,你回去给我读,读了就知道写什么。 但是老实说,在英国,这样的老师不多。 我认为中国和英国的老师至少是考古学上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理念上完全不同。 例如在国内,一门课最后提交论文。 请问老师。 老师可以我写这个题目吗? 正确吗? 老师通常认为这个学生很好很勤奋,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就来问我。 但是,英国不一样。 英国老师,这是你自己的事件。 我帮不了你。 你自己决定。 他只告诉我对你的要求是什么,最后你应该达到的那个标准在哪里,但怎么实现,怎么达到,他完全不告诉你。 信息:你在英国学习考古学,有什么有趣的课程或经验吗? 李子一:随便说,我们系的人很少。 考试时,测试和鉴定各种骨骼。 给你十块骨头,每块,先给你30秒,让你区别什么类型的骨骼,是人吗? 是牛吗? 是猪吗? 然后写。 左腿还是右腿? 然后让你推断有没有什么伤口? 老师故意把巧克力碎片、瓷器碎片等混合在一起 许多人是错误的悲惨。 但是我很开心 实验室的各种骨骼,比如我选择古埃及考古课程时,是教那堂课的老师之一,是酷炫乐队( coldplay )鼓手的父亲。 那堂课期末作业的复印件是设计文创产品,让孩子们理解埃及的考古。 因为那门课是公选课,所以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 本科生热情高涨,认为自己有伟大的事件,特别有热情 我们研究生的热情相对不高,而且本来就被各种论文和考试所压倒 最后我们一群研究生递了一张比较简单的卡。 卡片上画着不同教皇的容貌,附有复印件证书。 这是谁? 你做了什么? 是出生年月吗? 但是本科的孩子吓了我一跳 例如,有一群人带来了很多甜食 先生,这是什么? 他们说他们查了古埃及壁画上记载的食谱。 通过这些食谱,我们把他们吃的东西放回去了。 澎湃:一句话,你们吃了吗? 好吃吗? 李子一:英国人的东西,很甜……嗯,味道,你知道 埃及食谱和第二组食材制作了介绍埃及神殿的网页 第三组带来了纸糊金字塔,看起来像金字塔,打开一看就是飞行员。 第四组是写代码,写程序,做游戏的app,对游戏有几个兴趣。 第一个是在圣殿里制作拼图,第二个是让埃及人和希族塞人指挥战争,第三个是教他们制作木乃伊。 木乃伊制作不是把人的器官取出来,放在四个罐子里吗 那个程序要求你操作解剖,把器官放在对应的罐子里 最后这个app真的摆在店里了,现在还在卖钱呢。 而且英国就像我们的南安普顿大学一样,重视公共考古教育,每个月有两个开放日和考古主题日。 到了考古学上的日子,考古学上的博士生来做很多科学普及 比如有高科技考古学家,拿着他们的3d打印机,最后印刷了身体的脑壳。 做旧石器考古学的人可以教你如何制作石器,教你怎么射箭和捕鱼,告诉你原始人是怎么生活的 各月的这几天,实验室也全部开放,校内校外的人都可以参观了 考古类博士学生去小学也有关联的有趣的课程 用3d印刷的人的脑壳兴趣成为职业澎湃信息:其实你一读博客我就说我很意外,我在读书的时候说你喜欢画画,我一开始以为你会把考古变成你的绘画素材,但现在两者之间的定位变了 李子一:当然,会变的 其实有趣的兴趣很多,考古只是其中之一,但我现在决定把考古作为事业来做。 信息:有趣的事情成为事业后,经常很痛苦,你在吗? 李子一:当然有。 大学一年级的考古理论课和所有其他专业的理论课一样。 基本上老师在上面说话。 学生在下面记得。 考试一直背对背。 当时很忧郁,我在想什么时候能去挖。 我每天都背书。 真到了考古现场,我就更崩溃了 因为没有挖掘经验,很多工作做不好,即使被老师批评,也会被民工阿姨们嘲笑。 另外,真的很累,卫生状况也不太好,十几二十天可以洗一次澡。 信息:在海外,比如在英国,除了老师、考古队,带着学生,在那里雇佣我们国内的民工,这样帮助发掘吗? 李子一:不,那里老师带着学生,人工费太高,可以挖很多年小遗迹,效率确实比不上国内 之后,我也理解了,其实所有的事件都一样,做久了就烦了。 我不用搞考古学,迟早会有累累的一天,所以最好继续考古学。 就像你一开始特别迷恋吴彦祖一样,真的和他结婚,每天在一起的话,你可能也会觉得他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个时候怎么办,难道转身去找金城武吗,大概哪儿也去不了吧 倒不如一直跟着吴彦祖呢。 情报:我也采访过很多考古学家。 比如,我以前采访过海昏侯的考古队。 他们表示下半场要和海昏侯的坟墓交往。 从我们外行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和死去一辈子的人交往很无聊 我不知道你怎么想? 李子一:以硕士毕业论文为例 我的论文是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相当于我们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平民墓。 那座坟墓是1953年发掘的,这些东西已经在市场上研究了60年,但还被人们研究着 例如,如果在那一年发现了身体的脑壳,那么在1953年只能做一点简单的评价。 比如,这个身体男性是女性,我只知道这些。 但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80年代可以测定dna,知道这个身体的家谱、血脉是从哪里来的 到了90年代,我们可以推算这个身体生前喜欢吃什么 之后,我们可以知道他得了什么病,受了什么伤。 随着技术的进步,一种材料将永远不再使用,永远会提取和解密新消息 信息:在个人层面是这样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单一的个人得到这个身体所属社会的自然环境、组织方法、生产力状况等更多层次的消息吗? 李子一:是的。 从考古学的视野出发,我们必须通过个人来还原古代社会。 另外,你可能会觉得我们一生都在做一件事。 但是,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有挖掘本身的进展 比如河南殷墟这样的大遗迹发掘,自1928年李济先生主持挖掘以来,挖了将近一个世纪,现在也在挖。 一个大遗迹,今年挖1000平方米,明年挖2000平方米,一个大遗迹可能在几十公里见方 只有前后挖几十年,才能弄清一个遗迹内的布局、结构和人口状况 今年可能在研究墓葬,明年可能在研究这座城堡的布局。 后年研究这个地方的环境、植被。 每年挖的东西不同,研究的也不同 几十年后可以得到整体的印象,也许最后可以总结出版考古发掘报告 大遗迹的发掘往往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是真的,要做这行,我一定要你爱它。 从零下十度到零下四十度,我们得在工地挖,而且洗不了几十天澡 如果你真的不爱,怎么也下不了几次 老实说,工地上的生活很艰苦,但我最怀念。 因为非常简单。 在工地上,其他很多消息被隔绝了,没有各种各样的烦恼 这简单的乐趣是我们许多考古专家最终选择了考古相关的工作。 例如,本科班一共23人,除了1或2人做别的工作以外,要么继续读书,要么在考古现场忙碌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标题:【时讯】真实的考古什么样?这位九零后考古“女汉子”用漫画告诉你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泰州晚报旨在为泰州网民实时呈现准确的社会综合热点信息,泰州晚报的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小编将予以删除。